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無主題

無主題。

純粹想到哪裡寫到哪裡。

紐約不知怎麼了老是在我沒防備的時候下雨,淋得我一身斑斑點點,走出教室
驀然天已經黑了,像是整個碗倒扣下來,碗底沒瀝乾的水悉哩花啦變成雨滴。

七點半有約,我抓著絲巾蒙著頭疾疾往前衝,一面想著「明天的兩樣作業還沒
著落,今天得早點回家」 ,生活很緊湊,一拍一拍一拍,落了拍子就加了緊張

然後呢?我問自己。
當然不是指明天中午交作業下午實習後天拍攝那般「然後」,而是指這一切一切
都落幕之後,那然後呢? 而我眼下無暇想這些,不知是幸或是不幸。

低頭避雨,迎面來了一隻毛極蓬鬆的狗,大雨也淋它不透,一身鬆鬆毛像是剛被
吹風機吹過。 狗從我左邊過,它的主人從我右邊過,一人一狗洽恰好把我攔在
中間,狗繩子絆住我的膝蓋。「oh! I 'm so sorry」,主人的聲音聽起來真的很
抱歉,是不是真的呢?  我不知道,我沒有抬頭。

國際漫遊來電,接起電話我一迭聲「對不起! 我馬上到」,其實還有五分鐘,
其實我未遲到,不知道怎麼我只是慢不下來。

趕到戲院門口,國恆等著。我很久沒見黃國恆這樣笑容,這說法並不
客觀,畢竟我也有一陣子沒見他。「好久沒見這樣笑容」應該是每天見面的人才
有資格說的話。比如他天天愁思,偶爾一笑之類的。而我同他,難得見一次。

第一次見面,我問王璽鈞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你是不是當過助教」,我看我應
對進退的禮儀忘光了,紐約真是吃人城市連禮貌也吃掉。之所以有此一問,乃
是因為我一直覺得他說話的tone調與節奏,我彷彿熟悉。
也許我曾當過他的學生??

最近遇到的人我老覺得「我在哪裡見過你」,包括史丹利、微明以及今天這位
,說不定我是預知未來的料,所有將遇見的未遇見的,我已經在夢裡頭會過,
因此他們一個個現身現實生活的時候,我只覺得熟悉。

吃飽了要喝酒,那,我就不跟了吧。照說以前的我一定是會跟去的,只是,只是
我有一點改變,哪怕只是細微的。

今日不是一個喝酒聽談天的好日子,且讓我靜靜的回家。 權把路燈當月光,照著
我應該走的方向。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Opening Act

上學期修了actor teacher: hip hop theatre in and out of classroom,
名字很長很饒舌。重點只有一句話「訓練actor成為teaching artist,
把hip hop和教學結合讓年輕一代的學生得以發聲。

既不是actor也缺乏訓練的我,衝著hip hop二字選了這門課,我的確
從這門課得到很多。當時我的老師Danile Banks精心挑選了幾個高中
讓我們實地去觀摩學習,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入「傳說中」
的美國公立高中--Time   Square 附近的Graphic high School

是的,就如你們的想像一樣。是的,長長的走廊兩側都是置物櫃,
校門口有數個警衛隨時檢查學生的書包,上下學要先通過金屬探
測器。而學生大部分是拉丁裔與黑人裔,白人很少,華人更少。

我被派到跟Opening ACT合作,他們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專門
提供免費課後的戲劇教學給各公立高中,(想我唸高中的時候
課後活動只有社團校隊第二外語,要是當時台灣有這種東西,說
不定我人生的路徑會改寫。)

總之,上學期我扎扎實實的學到很多,很多。
因此這學期我主動跟Opening Act聯繫表示願意繼續跟她們合作。

今天一下課就趕搭地鐵,一邊在骯髒的地鐵站咬著無味的bagel,
一邊想著「每週都這樣趕,真會死人的,太累的話下周別去了」

好容易一路趕到了學校,都還沒望到教室的門呢,上學期的兩個
學生遠遠看到我,驚呼尖叫衝過來,來個超大擁抱「You are back!!」

喔,天啊,我真想念他們。
我真的想不透為什麼這些青少年反應可以這麼快,擁有無窮無
盡的創造力,總有辦法每次都讓我們驚豔。難道,這就是美國之所
以富強的原因?I (我不想承認啊啊...)

身處在學習階段的我,並沒有什麼可以教他們,專業部分有戲
劇老師帶領,我只是傾聽、鼓掌、大笑、表達支持,以回報他們帶
給我的能量。

走出學校,我覺得這最值得、最有意義的事情,遠勝過唸不完的
reading、寫不好的paper、空洞的project。相較之下,
那些學術東西的重量變得很輕很輕... 。

表演之所以迷人,莫過如此。
(所以我當然每週都要回去,用飛的也會趕去)

Sunday, September 20, 2009

我的Browny生活

最近跟我聊過的天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會同我說這一句話
「魏琬容你給自己太大壓力囉」
剩下的那一個是白長軒,他是這麼說的
「馬~你說說我們為什麼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一邊聽盧廣仲的「一百種生活」一邊踩著健身腳踏車,
我心想「天下甜食的種類百百款,生活的方式也有很多。」
有人的生活像珍珠奶茶,基調甜蜜順口,偶有幾顆需要咀嚼
的小粒子,開會作業應酬之類當作點綴,咬一咬嚥下
去,生活依舊順暢可口。

那我的生活一定是美國土產的Browny,又濃又重又黑,堆起
來幾如磚頭,一口咬下去滿口的巧克力只怕你消化不了。

凡吃過美國人的Browny當會體會我的感受,美國人似乎誤以
為「用料多」、「口味重」與「美味」有必然的關係。
其盲點彷彿我誤以為「把生活安排的很緊湊」與「不虛擲時光」
有正相關。
彷彿這樣就對得起自己,彷彿這樣就不愧送我來讀書的父母。

至少我盡力。

Sunday, September 06, 2009

標準歐洲人

以下內容含以偏概全之種族歧視言論  不喜勿入                             
 

前兩天朱政桓造訪紐約,這傢伙是我西湖國中的學弟
小地方的小國中出來的學生,簡直是情比金堅,十來
年不連絡,但是一聯繫上,同窗情誼依舊濃厚。
                                                                               
在我去年出國的前兩天正閒逛漫畫店的時候,後頭有一
聲「魏琬容好久不見」,我嚇得回頭,哎呀呀這不是學
弟嘛!當真好久不見啊! 結果一聊就不可收拾,又開啟了
後頭互相連絡之契機。
                                                                               
閒話休提,朱政桓這個暑假在康州的camping打工,據說
是服侍極富有人家的小公主小王子們,每個孩子
家世背景之雄厚只怕我投胎三回還累積不了這些財富。

好容易結束工作,朱政桓轉機紐約,順道打電話約我於
時代廣場一晤。他帶了兩個同事一個是泰國女生,一個
是匈牙利女生。
                                                                               
這匈牙利女生就是本文所指「標準歐洲人」,什麼是標
準歐洲人呢? 就是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都會說「喔
我們在歐洲早就有了/有更好的」
                                                                               
從美國大牌賀喜巧克力到現代美術館,這樣的話提了好
幾回,這倒也無可厚非,真正讓我微微皺眉的,是初見
面的那一招呼。
                                                                               
一直以來我都以"琬容"(wan-jung)行走於紐約,雖然有
點難發音,但一路相安無事,我的同學老師們也都無礙
                                                                               
                                                                               
那一天,簡短問好,互通姓名之後
這女生皺眉問我「你難道沒有英文名字嗎? Don't you
have English name?」
                                                                               
聞此言,我抬眉定定看著她
「沒有耶,我這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No, I prefer my real name NO MATTER where I go)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外國人質疑我的名字。之前有遇過幾
回是講華文的人(中國或台灣或香港不定)問「你沒有用
英文名字喔?」,我猜想大部分的華人使用英文名字是
為了方便,尤其是對於商學院的學生而言,要在最短時
間之內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一個響亮的英文名字似乎
是一個好主意。
                                                                               
扣掉華文使用者,很少有人會假設「你有兩個名字」
                                                                               
而這女生一上來就挑戰我對於自己文化的認同與理解,唉
對於自身文化的驕傲,原來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傲慢,不管
是無心的,或是有意的。